許多經濟弱勢家庭雖然收入少,平常或許還可勉強度日,但一旦遇到天災、重大傷病、失業等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,因不符合社會救助法補助標準,無法得到政府的補助,而成為所謂的「急難家庭」。
為了幫助這些家庭,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發起「1919愛走動—急難家庭救助計畫」,以「1919要救要救」的精神,為急難家庭籌募緊急救助金。22年來,總計已攜手超過一千六百間1919服務中心與志工,救助了超過一萬七千個急難家庭。自2024年1月起每戶救助金將從原先的22,000元增至24,000元。(分4次,每次6,000元)。
「2026年1919愛走動-急難家庭救助計畫」目標:
◎ 2026年1月底前,籌募4,000萬元急難救助金。
◎ 2026年透過全台超過一千六百間1919服務中心,關懷急難家庭,給予救助金(每位個案24,000元,分4個月發放)、食物包,與心靈的陪伴。
忘記背後 努力面前
61歲湯文清,是線西靈糧1919服務中心的牧師。但在當牧師之前,他曾是作業員、貨車助手、建築工人、聯結車司機,甚至是賭徒!「35歲是我人生的分水嶺。在這之前,我只想『忘記背後』,甚至一了百了,但之後,卻只想「努力面前」,為愛而活。」文清說。
文清的爸爸早年是阿里山的伐木工人,後來定居台中的泰雅部落。他是排行老八的遺腹子,爸爸在他出生前18天因胃出血過世。之後全家9口,就靠媽媽打零工維生。
從小天資聰穎的文清,國二時全校第二名,但國三時一場大車禍,讓他人生從此轉向。因家境貧困,他決定出去工作。17歲時,文清北上做建築工,結果染上賭癮。這一賭,就賭了18年,欠下上百萬元。
為了多賺點錢,他選擇開聯結車,也深獲老闆賞識。但有天清晨5點,天還未亮,他剛出車,突然前面一名送報生被另一台聯結車撞飛,彈到他的車道,結果被他輾過。這場車禍,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,那年他35歲!
當時他已有3個小孩,最小的才剛出生。龐大的財務壓力、官司,加上良心的譴責,讓他陷入憂鬱。最後,他獨自走到山上工寮,決定自我了斷。但就在那霎那間,腦海中突然出現一句話:「我給你的是祝福,你為什麼要把它當作受苦?」
因駕照被永久吊銷,無法再開聯結車,於是文清回工廠做作業員,因為工作認真,很快升為技術員。就在這時,他參加教會聚會,聽到了彰化線西的呼聲!「線西多為農漁民,經濟不振,黑道猖獗,沉迷吸毒、賭博的人很多,常有人自殺,甚至全家一起燒炭自殺…」文清深受震撼,這不就是他幾年前的光景?
於是,他決定辭去工作,進神學院。2010年,成立線西1919服務中心,開始與救助協會合作,陸續開設1919陪讀班、發放急難救助金,送食物包。15年來,總計已資助關懷線西超過200多戶弱勢家庭;陪伴輔導200多個弱勢家庭的孩子。
現在,雖然線西還是一樣荒涼,卻常可聽到當地人說:「線西有個好地方,就是線西靈糧之家。」